爱不是用来藏在你心里的,爱不是爱,除非你把它给出去。
—— 麦克尔·W·史密斯,歌手
六月内地因梦之旅 体验身的变化,觉察心的自由,探索生命本质
【课程导师】胡因梦。翻译家、作家、身心灵导师。
【课程地点】 昆明·重庆·成都·上海
...详情
[精彩讲座记录]
“从心出发”国学行者冯学成居士北京巡讲:
·国学里的中国人格 ·漫谈国学的学修 ·《四十年学佛报告》 ·“国学与禅”讲座 ·漫谈打坐与禅修
更多精彩讲座视频 请关注春暖花开播客!
立品书友会
5月活动安排
[身心灵图书专题推荐]
回归健康和谐的生活,寻求身心灵成长
20世纪60年代, “新时代运动” 于美国兴起,整合了东西方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从东方哲学和宗教中汲取灵感,带动了国际关注“身心灵”的潮流。 什么是“身心灵”呢?简单来说,“身”就是指身体,“心”是指心理,“灵”则是指宇宙万物皆具的能量,也可称之为灵性,而“身心灵”注重的是三个层面的统一与和谐,将人视作身心灵的统合体,以寻求整体的健康与灵性的成长...
...点击进入专题页
第三期“爱在我家”工作坊开始报名
走进工作坊,认识自己认识爱
【课程时间】2008年6月20日—22日(周五至周日) 【课程导师】郑立峰(香港系统排列培训中心创始人、系统排列首席导师;美国NLP大学、NLP学会认可导师) 【课程地址】北京(具体地址会提前通知) 【报名方式】请下载报名表,填好后发送至 smhy999@gmail.com 或 smhy999@126.com ◎查看详情 ◎报名表下载
更多学员感悟: *阅读生命 *真相与执著
上一期推荐文章: 人体能量信息带有健康密码
爱的学习
Longlin(第二期“爱在我家”工作坊学员)
我是第二个做个案的。 第一期工作坊我也参加了,一开始是观察、了解,后来有很强烈的愿望想做个案 ,希望通过家族排列看看自己意识底层的东西,但后来时间不够,郑老师说下次再做吧。 当我坐到郑老师右手边的座位上,我有点超然物外的态度。郑老师问:你想解决 什么问题?我说:我觉得自己以前有些深层的抑郁,而看到许多个案中上一辈或上上一辈的苦难对后辈造成了很明显的影响,因此也想找找自己的症结在哪儿。 郑老师问:你觉得自己现在还抑郁吗? 我说:还好,以前经常借喝酒之类来排遣,现在应该好多了…… 郑老师笑着说:你现在看起来不像是个有抑郁的人啊,我想知道的是,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我想想说:那我换个角度,我有点担心我的女儿。 郑老师问:你女儿怎么了? 我说:女儿快六岁了,我太太怀孕后就回老家,到孩子出生10个月之后才回北京,由于工作原因,这期间我都不在她们身边,后来女儿比较粘她妈妈,这一两年还好,也还比较亲我…… 郑老师说:这看上去很正常啊。 我接着说:我女儿现在总是表现得很焦虑,比如早晨送她上幼儿园,她要说上好多遍,妈妈,一定要来早点接我啊。当她妈妈答应了,一定。她还要不停地问,一定啊?一定。一定啊?一定,反反复复好多次…… 郑老师打断说:你和太太关系怎么样? 我迟疑了一下,正斟酌如何用合适的语言来回答,在场的我太太脱口而出:不好! 郑老师看看我太太,又看看我,然后问:你是否愿意请你太太上来一起做个案? 我点头。 当我太太坐在我身旁,我有些不安,我担心她没有准备好,面对可能揭露出来的事实。 郑老师对我和我太太分别确认了一遍:是否准备好了?然后继续。 郑老师问:感觉夫妻不亲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太太说:大概是从怀孕之后…… 我说:不是,其实从怀孩子之前就不太亲密了。 我太太同意说:他这么说,我也想起来了,应该是之前。 我和我太太的原生家庭都有些问题,上一辈的婚姻状况对我们可能都有直接的影响;然后,还有堕胎的问题等等,我不太确定从哪方面找原因。我们结婚十三年了,我太太做过三次人流,两次在生孩子之前。 郑老师让我选两个同学,分别代表我和太太。 选出来的代表经我太太认可之后,郑老师让我排出两人的位置。 我排出来的结果是:两人距离一米四五的样子,两人呈120度侧对着,都能看到对方。 郑老师又让我太太上去,按她的感觉作调整,结果是两人距离又略远些,但大体一致。 郑老师让代表们按自己的感觉移动。 这时我“太太”(代表)背过身去走到三四米远的地方,“我”无奈地看着她的背影。 这个真相比我们两人认识到的问题更严重。 郑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代表“女儿”。 “女儿”站在“我”和“太太”之间,呈现出一个斜的三角形,很彷徨。 这时,“太太”转过身来,目光注视着“女儿”,也同时不得不看到“我”。但是脚步没移动。 “女儿”希望接近我们,但不知该怎么办。 “我”看着“女儿”,有些焦虑,也不知所措。 这时,郑老师选了三位同学,代表人流的孩子,坐在“我”和“太太”斜前方的地上。 “女儿”朝那三个“孩子”走去。 郑老师问她的感受。 “女儿”说:我想和他们一起玩。 郑老师对我说,看来是这部分的原因,而且有点严重。 此时,“太太”走到“我”跟前,紧挨着“我”,不敢面对坐在地上的三个“孩子”。 郑老师请我太太本人上去,替换代表,面朝着那三个“孩子”。 我太太看看那三个“孩子”,又背过身去,在原地徘徊,非常无助。 看着这一幕,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我们结婚十几年了,多少次,我漠视她的孤独和无助。 尽管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她的感受,但我的理智、我的不动声色总是拒她于千里之外。 郑老师让我上前,替换我的代表,和太太一起面对与我们有紧密联结的三个生命。 以上是我的个案的主要内容,但我清楚这只是一个层面问题的揭露。 爱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我们以为我们懂得爱,实际上我们对爱极其吝惜。 我们习惯的那种爱的方式,其实是索取、命令、蛮横和乞讨,那种爱相当于情感的暴力和互相伤害。 爱本身没有对错,问题在于我们曲解了爱,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好好地学习爱的功课。 看到工作坊里不同个案的排列,我一次一次被震撼。 这样的学习比那些头脑的训练和知识的获得实在重要得多。无论是坐在一旁,还是代表他人,我们只要听从内心的感受,就会与他人产生奇妙的联结。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本人对哲学和宗教很感兴趣,读过一些书,自认为对这个世界的运作和人的本质有足够的认识。但通过家庭系统排列的体验,我真切地感受到,如果你不能听从内心的声音,这些理论和知识就会成为爱的藩篱和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障碍。 人类文明的演进,给这个时代的人背上了巨大的包袱,那就是我们都习惯用思想来武装头脑,用头脑来理解这个世界。当有人提醒我们,让头脑歇息一下,听听内在的声音,我们会很惶恐甚至会很愤怒。因为,我们不肯被轻易缴械,当我们放下思想的武器的时候,我们会生出极大的恐惧。 而这就是《爱的学习》的第一课:允许自己害怕,和感受自己所有的感受。 除非自己先承认恐惧的存在,否则我们无法开始接近自己的爱。 (END)
推荐阅读:《宽恕就是爱》
当当网有售: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8792007
投稿与咨询:gx_lipin@sina.com ...查看往期电子报 立品图书购书指南
欢迎将本电子报推荐给您的亲朋好友,一同分享生命的感悟!
立品图书版权所有(C)2007
春暖花开博客 立品图书网站